第385章 科举考试(第1/3 页)

“科举在即,张公子还未等到你那朋友...”一回生,二回熟,李旦也算是与张若虚相熟了,猜测张若虚这段时间在洛阳没少活动,于是也不绕弯子,直接问道。

“唉...原本我是想来依靠去年的进士贺知章,奈何他去了幽州,一去不回,他根基尚浅,倒是给我介绍了几个朋友,多是朝中小官,一起吃了几次酒,怕是也引荐不了一二了...”张若虚将李旦当做朋友了,有些失落的说道。

“张公子不要灰心,我回去后读了你的诗文,深感精妙,凭借着你的文采,取为进士怕是不难...”李旦推测道。

“唉...难啊!看来黄公子有所不知...”张若虚看着李旦更加确认了李旦是达官贵人的想法,因为李旦似乎不懂科举考试之中的门道,于是说道:“虽说现在圣上励精图治,但是朝中官员门第士族占了大半,取士之时,那都要看门第的...苦了我等普通士子...”

李旦眉头微蹙,暗暗记下。心道,看来不仅要改革金融,还要改革科举考试,让科举考试变得更加公平公正才行,给世人一个绝对公平的机会。

“我还记得上次与张公子言及了钱荒之事,近来朝廷便颁布了旨意,你看这些旨意如何...”李旦问道。

说起钱荒之事,张若虚立即显得神采奕奕。

“圣上太英明果断了...朝廷这个旨意真是太及时了,你看这市面上的钱荒已经缓解了不少,特别是那柜坊之法,简直是神来之笔...再加上禁止了熔钱造佛像还有铜器,市面上的铜钱立即便多了起来...”

“只是,这些只是治标,要想治本,那还得找铜矿,多铸钱才行...”张若虚十分认真的说道。

张若虚对朝廷旨意还是比较认可的,李旦也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几人又是一番痛饮,这才分别而去。

等到李旦走远,张若虚拍了自己一嘴巴子,懊恼的说道:“唉...还是不好意思求他...”

张若虚每日都来这家酒肆,就是为了等李旦,因为他觉察到李旦可能是个权贵之人,而且是位置很高的那种。

原本是想着见面后求李旦引荐一二,只是见了面还是没有好意思张口。

...

翌日早朝,吏部尚书娄师德出班奏道:“启奏圣上,今岁的科举考试已经按照往年惯例准备妥当,各地前来考试的士子也都疏名列到,结款通保及所居,还请陛下定下开考之日...”

大唐的科举考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