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3章 老幼欣跃,惟令是从(第1/3 页)

宇文融虽然年轻瘦弱,但是却十分精明能干,做事效率很高。

凭借着他对民间的情况甚是熟悉,对流民等事情也甚是了解。接到旨意之后,没几日,便拟定了一份《检田括户》草诏,制定了详细的检田括户的具体策略。

由于宇文融从未拟过诏书,所以诏书写完之后,又呈送给了姚崇。

在姚崇的指导下,对部分内容和语句进行修改后,这才正式呈给了李旦。

《检田括户》草诏申明对全国土地进行了核查,多余土地收归朝廷再重新分配。

对失去土地的流民和查出来的逃户,重新编户,编户后则免征正税。

而且宇文融凭借经验,知道如何吸引广大流民和逃户,在具体措施中言明,六年起科,即对新附籍农户免征六年赋调,轻税入官,一年少收一千文杂徭钱。

宇文融制定的每一条措施都十分接地气,也十分的合理,十分有吸引力。

李旦看后十分满意,对其大家赞赏,于是大笔一挥,同意颁布《检田括户诏》。

“臣还有一个想法,求圣上恩准...”宇文融启奏道。

“说来听听...”李旦回应道。

“臣以为要想《检田括户诏》能落到实处,处理各地棘手问题,应该专门设置劝农判官,选择精干之人任之,分行天下,督促大唐各地开展检田括户...”宇文融一个人即使再能干,也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都承担下来。

李旦点了点头,对宇文融的这想法甚是赞同。

宇文融此举就相当于朝廷派出了中央巡视组,督导各地工作,提高效率。

这个宇文融果真是有些能耐,会想办法。

“朕准你所奏,每道设劝农判官一人,分行天下,督促大唐各地开展检田括户...”

“至于选谁来做劝农判官?如何选?你拿着朕的手谕去与吏部尚书娄师德商议即可...”李旦说着便写下了一份手谕给了宇文融。

“谢圣上恩准...”宇文融原本只是建议,现在李旦不仅同意了他的所请,还将选人用人的特权给了他,这是莫大的信任与荣耀,宇文融捧着手谕,心中大喜。

宇文融离开太初宫之后,便和内侍一起去了政事堂,将李旦同意后的《检田括户诏》交给刘祎之他们,让他们颁布下去。

然后又找到了同中书门下三品、礼部尚书娄师德,将李旦的手谕交给了他。

有了李旦的手谕,一向行事谨慎的娄师德,自